2025年10月22日,为创新思政育人形式,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影院里的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学院部分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集体观看了历史题材影片《志愿军》,在光影交错中重温峥嵘岁月,于精神洗礼中砥砺初心使命。

本次观影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次生动实践。它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把理论讲授从教室延伸到影院,让凝固的教材文字转化为鲜活的银幕影像,旨在通过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引导师生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精神力量,实现理论与实践、情感与理性的深度融合。
影片《志愿军》以宏大的叙事视角和精良的制作,全景式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历史。当银幕上浮现出志愿军将士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了家国安宁与世界和平浴血奋战的画面时,现场师生无不动容。许多同学眼含热泪,被革命先辈们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坚定的理想信念深深震撼。枪林弹雨的战场、英雄们坚毅的面庞、以及那句“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后代不用再打仗”的朴实誓言,都成为一堂最直击人心、触及灵魂的思政大课。
“这不仅仅是一次观影,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淬炼和思想升华。”观影结束后,一位青年教师感慨道,“与学生们一起在影院里沉浸式地感受这段历史,所产生的共鸣是前所未有的。这为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无比鲜活的素材和情感基础。”
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这堂特殊的“思政课”让自己对书本上的理论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一位学生代表激动地分享:“影片让我真切地理解了什么是‘最可爱的人’,什么是‘立国之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在和平年代,更应铭记历史,将这份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肩负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

初审:焦美 复审:刘嘉任 终审: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