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清明祭扫慰忠魂 行走思政砺初心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5-04-03浏览次数:

翠柏凝春,清风寄思。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4月2日,吉林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前往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在这里,师生们通过实地参观、聆听故事、感悟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红色热土,致敬英烈,砥砺前行。

上午9时,师生们来到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大广场。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师生们手持鲜花,神情庄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活动正式开始。全体师生垂首肃立,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默哀致敬。仪式上,全体师生神情肃穆,低头默哀,缅怀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短暂的默哀时刻,现场气氛庄重而宁静,仿佛时间凝固,师生们用无声的哀悼,表达对先烈的深切追思与崇高敬意,缅怀之情在心中久久回响。

苍松掩映下,魏拯民烈士雕像巍然矗立,在蒙蒙细雨中,更显肃穆。在魏拯民烈士雕像前,教师代表卢嘉男为学生们讲述了他的英雄事迹,让师生们深受触动。“魏拯民烈士在面对敌人时毫不退缩,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位中国人。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先烈,就是要让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继续传承下去。”卢嘉男在现场感慨道。学生代表潘欣桐发言:“以前在课堂上听老师讲革命故事,总觉得有些遥远。今天来到烈士陵园,看到这些真实的遗迹,听到这些感人的故事,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深感责任重大,一定要将这些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参观完烈士陵园后,师生们走进了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的文物、照片和文献资料,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这些文物和照片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先烈们精神的传承。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先烈们的伟大精神。通过参观纪念馆,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这种现场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还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思政课程的内涵。

一直以来,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通过此次实地参观和现场教学,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通过这次“行走的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们不仅缅怀了革命先烈,更在活动中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将继续开展相关活动,引导师生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