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强化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0月19日组织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打造优质思政课”主题党日活动暨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活动当天,恰逢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纪念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及青年马克思主义研习社学生代表齐聚吉林剧场国际影城,共同参与了此次意义非凡的红色观影活动。活动伊始,学院院长李海涛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强调,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全体师生集中观看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影片聚焦于1951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在铁原阻击战中与联合国军的激战,展现了志愿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守阵地、视死如归的英勇事迹,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壮丽篇章。观影过程中,师生们被影片中志愿军战士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打动。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战斗场景,无不引发大家的强烈共鸣。尤其是在看到志愿军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情节时,许多师生眼含热泪,心中涌起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智表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又是一次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当我们沉浸在影片之中,仿佛亲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岁月,目睹了志愿军战士们英勇无畏的身影。他们心怀家国,为了国家的安定与人民的安康,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在和平的阳光下,我们更应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宁生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学和科研工作。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志愿军战士们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嘉任表示:
观看《志愿军:存亡之战》影片后,深感抗美援朝精神的伟大与崇高。影片再现了志愿军战士在极端恶劣条件下,不畏强敌、英勇奋战的历史场景,彰显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我深刻认识到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新时代青年的精神洗礼。我们要通过思政课,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赵志宏同学表示:
看着一个个志愿军战士用生命去炸那一个个冰冷的铁块,我的内心都会发出一声声不甘地呐喊,他们连完整的尸骨都不会留下啊!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一次次冲击着我的内心。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历史的光辉,是我们人生的引领。该影片通过艺术化的表达让我们重新感受那段历史的沉重与悲壮,影片中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共存。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今和平生活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应当珍惜当前美好生活,铭记那些为和平而牺牲的英雄们!
经济管理学院张静静同学表示:
我们沐浴在五星红旗的光辉之下,成长在春风的温馨中,五星红旗矗立在山峰之上,目光所及,皆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他们舍生忘死的精神令人动容,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场存亡之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实干为基,以奋斗为翼,以青春之我守护盛世之中华。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崔欣瑶同学表示:
《志愿军:存亡之战》以其壮观的全景式战争画面和深沉的情感线条,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那场存亡之战的残酷与壮烈。在敌我双方装备与兵力相差悬殊的严酷形势下,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仍然能够坚守阵地,誓死捍卫每一寸土地,这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这部电影不仅是对那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深情礼赞,更是对当今年轻一代的深刻警醒与激励。它告诫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时光,同时要继承和发扬志愿军战士的宝贵精神,奋发向前,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不懈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暨实践教学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提升了师生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也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优质思政课注入了新的活力。学院将继续探索党建引领思政课建设的新路径,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